202翻翻配资5年夏天翻翻配资,韩国芯片行业忽然发现自己被掐住了脖子。
美国商务部正酝酿一项新动作:撤销对、SK海力士的经验证最终用户(VEU)待遇,别看只是一个制度调整,后果却极其严重。
此前,有了VEU,韩企在中国工厂进口美系设备时,可以直接通关,不用逐案申请许可证。
但一旦被收回,哪怕只是一台光刻机,也要递交申请,等美国点头。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生产计划无法确定,产能扩充要看美国脸色。
更直白地说韩国半导体的未来,被美国握在一张审批单里。
消息一出,韩国企业高层焦虑,媒体大呼“生死关头”,但这并非意外,因为美国40年前就是这么把日本打趴下的。
01
乍一看,韩国半导体无疑是巨无霸。
三星和SK海力士两大巨头,几乎垄断了全球存储芯片市场:DRAM份额高达七成,NAND闪存更是占去了一半以上。
整个半导体产业贡献了韩国出口的五分之一,是支撑国民经济的真正支柱。
但繁荣的表象,掩盖不住背后的隐忧。
首先是技术上的依赖,韩国的芯片工厂,七成以上的关键设备都来自美国厂商,应用材料、泛林、科磊等。
光刻、刻蚀、检测……几乎每一道核心工序,都要靠美国供货,换句话说,一旦供应中断,三星和海力士的生产线很快就会陷入停摆。
其次是市场上的依赖。2024年,中韩双边贸易额达到3280亿美元,中国连续21年稳居韩国最大贸易伙伴。
其中,半导体出口对中国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单单存储芯片,对华依赖度更是逼近四成。
一句话总结:没有美国的设备,韩国芯片根本造不出来,没有中国的市场,这些芯片也卖不出去。
这种两头受制的局面,看似平衡,实则脆弱。
韩国半导体的辉煌成就,就像是一座高楼,宏伟壮观,但地基却深深扎在别人家的土地里。
02
美国制裁韩国这场景,实在是太令人熟悉了。
上世纪80年代,日本同样风光无限。
东芝、日立的DRAM一度全球领先,美国国内哀叹“被日本全面压制”。1985年,日本半导体全球份额高达48%。
面对日本半导体的崛起,美国很快采取了强硬手段。
首先,它发动了史上规模最大的芯片反倾销调查,直接将矛头对准东芝、日立等巨头。
随后,美方又逼迫日本签订《美日半导体协议》,规定出口份额、限制价格,甚至要求日本厂商主动提高芯片售价。
更致命的一击,是同年签下的《广场协议》:日元大幅升值,日本被迫放水救市,最终引爆资产泡沫,经济陷入长期衰退。
结果不言自明,短短十年,日本半导体的全球份额就被腰斩,从世界之巅跌落为产业链中的配角。
而把这套行为套到今天,韩国所处的位置,与当年的日本何其相似。
03
在全球半导体博弈中,还有一个极为特殊的角色:台湾的台积电。
其创始人张忠谋当年提出“纯代工”模式,不参与芯片设计,不与客户争夺市场,而是把全部精力放在制造与保密上。
这一选择在当时并不被看好,但很快证明是一步妙棋。
凭借高良率与低成本,台积电成了全球科技巨头的幕后工厂。
苹果的A系列、英伟达的GPU、高通的移动芯片,几乎都离不开台积电的生产线。
它的优势在于:一方面,它从不触碰客户的终端市场,因此不存在既是伙伴又是竞争对手的矛盾;另一方面,它把代工做到极致,既控制了成本,也保障了质量,让客户既省钱又放心。
这种定位,让台积电避开了日本当年那种正面硬碰美国的打压,然而,即便如此,它依然无法逃脱美国的掌控。
2020年,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要求台积电停止为华为代工7nm芯片;
2025年,又进一步禁止其为大陆企业生产16nm以下制程;
更甚的是,美国还强行要求台积电在亚利桑那投资建厂,哪怕生产效率低、成本居高不下。
台积电的经历揭示了一个冷峻事实:在半导体这种战略产业里,即便你不直接挑战美国,只要你让美国感到威胁了,美国也要确保你处于它的掌控之下。
04
与上述两位相比,韩国的处境更尴尬。
荷兰有ASML,独家掌握EUV光刻机,全球高端芯片生产都离不开它;
日本虽失去了当年的半导体霸权,却牢牢把控着光刻胶和关键材料,供应了全球七成市场;
中国起步虽晚,但拥有稀土资源和庞大需求,在产业博弈中具备反制手段。
反观韩国,它真正能拿得出手的,只有眼下巨大的市场份额,可问题在于,份额并不是护城河,一旦美国决定收紧政策,最先受冲击的就是这种份额型优势。
换句话说,韩国缺少能牢牢掌握他人命脉的“关键资源”,这也是它在全球半导体版图上最危险的短板。
更让韩国尴尬的是,韩国对中国的依赖,远比表面数据更深。
以SK海力士为例,它在无锡的工厂就曾想出过一套“绕路”方案来应对美国的限制。
具体做法是晶圆先在中国完成初步加工,然后空运回韩国本土工厂,利用EUV光刻机完成关键环节,再送回中国进行最后的封装。
这一来一回,虽然增加了运输成本,但依然比彻底本土化生产便宜,更重要的是,能暂时避开美国的监管。
然而,这样的操作不过是权宜之计,美国对这一切心知肚明,只是暂时没有下狠手。
一旦找到了合适的理由,随时都可能彻底切断。
韩国企业比任何人都清楚,如果失去中国市场的支撑,它们赖以称雄的半导体帝国,很可能瞬间折半。
今天的韩国,正站在十字路口。
一条路,是继续依赖美国。结果可想而知,当年日本的遭遇就是明证。另一条路,是尝试突破,避免沦为美国的“棋子”,这是一条险路,但不走就意味着永远受制于人。
韩国的困境,提醒了所有后来者:靠外力堆起来的繁荣,经不起一场风向突变。只有真正掌握自己的“命门资源”,才有与大国博弈的资格。
龙辉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