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8 日下午,国防部例行记者会现场,一个细节格外突出:一小时的议程里,近三分之一提问聚焦日本:从其突破"专守防卫"的军事动作大资本优配,到试图煽惑各国缺席九三纪念活动,日方近期动向持续引发关注。
会上有记者抛出关键数据:自 2015 年中国首次举行抗战胜利日阅兵以来,日本用于塑造所谓"正确形象"的预算已超 560 亿日元,约合 27 亿元人民币。日本还以中国纪念活动"过度聚焦历史、反日色彩浓重"为由,通过外交渠道游说欧亚国家审慎考虑是否出席北京九三纪念活动。
对此,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大校态度鲜明:"掩盖史实和推卸责任无法‘洗白’自己,只会引起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高度警惕和严厉谴责。"在今天的(29 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郭嘉昆强调,中方已多次就相关问题表明严重关切。中方一贯坚决反对美国在亚洲国家部署"堤丰"中导系统。在日部署中导系统将进一步损害其他国家正当安全利益,对地区战略安全构成实质性威胁。美方、日方应切实尊重他国安全关切,不得引入"堤丰"中导系统,以实际行动为地区和平稳定发挥正面作用。
两部委先后点名日方此举,警示份量不言而喻。"这不仅是外交立场与历史认知的分歧,更暗藏对地区安全稳定的潜在风险。"辽宁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陈洋向深圳卫视直新闻分析,中方密集回应,本质是在坚定捍卫战后国际秩序与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
19 位亚洲国家领导人将出席九三阅兵 共同捍卫历史正义大资本优配
日方的煽惑显然未能奏效。8 月 28 日,中方官宣 26 位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将出席九三纪念活动,名单中既有 6 个东盟国家、5 个刚与中国签署永久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中亚国家,也涵盖全球南方及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和地区,多数来自中国周边友好国家和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印尼、马来西亚、越南等国不仅与中国保持着友好合作关系,同时也与日本有着密切经贸互动——比如在能源开发、产业链协同等领域的合作,部分国家还与日本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
陈洋指出,这恰恰说明在历史正义问题上,东南亚国家不搞"选边站队"。"这些国家和中国一样,都曾遭受日本军国主义的深重迫害。"陈洋指出,东南亚国家选择参与纪念活动,核心是为了纪念反法西斯胜利、缅怀本国先烈;从地缘视角看,这更透露出它们对中日和平共处的期待,希望中国继续发挥大国作用,维护地区稳定。
日方军事进攻性抬头 国防部警示:汲取历史教训谨言慎行
事实上,日方近期军事动作频频。多名日美消息人士日前透露,日本陆上自卫队和美国海军陆战队 9 月举行的大规模实战训练"坚毅之龙"中,将在山口县的美军岩国基地实施"堤丰"的部署训练。这一联合军演似曾相识,2024 年 5 月,美国就与菲律宾以演习的名义,在菲律宾北部的吕宋岛部署了一套"堤丰"导弹系统。尽管美菲声称演习结束后就会撤走,但却迟迟未有下文,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不要一错再错"。"堤丰" 中程导弹系统,是美国陆军近年来重点打造的具备强烈进攻意味武器系统。它整合了标准 - 6 导弹、战斧巡航导弹系统,覆盖了 370 公里到 2500 公里进攻范围,主要就是为了进攻,而非防御。
日方近期的军事动向与其近年来不断调整安保政策、突破"专守防卫"原则的趋势一脉相承。从修改《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将中国定位为"最大战略挑战",到大幅增加防卫预算至接近 GDP 的 2%,再到美日在亚太地区开展高频次联合军演,日本在军事领域的外向性和进攻性越发抬头。
"日本应该以诚实态度正视和反省侵略历史,同军国主义彻底切割,切实尊重中国等受害国人民的感情。"是外交部和国防部对日方"对冲"历史正义之举的共同回应。
陈洋表示,中国举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纪念活动,核心初衷是为了缅怀在战争中牺牲的先烈,铭记侵略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的深重伤痛,进而凝聚维护和平、反对战争的国际共识,"这一目的从始至终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但日本近期的一系列举动,本质上都是对中国纪念活动意义的"矮化"与"抹黑",试图将历史纪念议题"政治化""对立化",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也让亚洲邻国对日本的和平诚意产生更深疑虑,"无疑是令人遗憾的"。
记者丨直新闻驻京记者蒋雯丽大资本优配
龙辉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